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闻公告

搭起心的桥梁 共筑和平未来——南京大学"遇见和平文都"港澳研学营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

      日前,为期一周的"遇见和平文都,携手梦想同行"研学营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该活动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共同主办。

活动中,营员们前往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了解《拉贝日记》及南京国际安全区的相关历史,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体默哀,敬献花圈,并在纪念馆内阅读了魏特琳女士的日记;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营员们通过影像资料回溯了战火纷飞中不同民族守望相助的身影。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王靖雯同学说,自己原本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很少,参观结束后看到石头周围的绿色,仿佛都在提醒她,置身于和平世界是多么难得与珍贵。"和平世界不该对立,给彼此加油打气,每颗心都靠近互相辉映,星光灿烂的夜空才美丽。"参观结束后,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谢雅彣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这一曲《和平世界》。

座谈与交流,是本次"遇见和平文都"港澳研学营最触动人心的环节。

主办方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刘成教授,围绕"和平是什么"这一主题与大家交流对话。刘成说到,和平不仅意味着没有战争,也意味着自由开放的空间,每个人的潜能可以得到挖掘、权利可以得到保护与尊重。在提问环节,来自香港大学的王南风同学和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温伟贤同学,分别与刘成探讨了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以及世界冲突和战争地区之间的和平与利益问题。

在以和平为主题的创意设计活动中,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徐扬伟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做的"眼睛立体书",寓意是"一眼看向世人,一眼看向和平",在多个国家做汉语教师的经历让他渴望向世界讲述现代的中国,讲述她的苦难与辉煌、和平与发展;来自南京大学的王泽森同学也说,"希望大家带着和平的理念奔向世界各地。"

活动中,研学营的学员们还为山区孩子送去公益物资,与心智障碍"喜憨儿"们愉快交往,同时传递着爱与宽容的正能量。

据了解,营员们通过徒步行走,兑换相应额度,经由爱德基金会为山区小学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体育器材包,并在爱德面包坊参加"关怀心智障碍儿童"公益实践,了解心智障碍儿童的心理特质,与他们一同制作手工曲奇。"守护好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守护整个社会的和平。"刘成说。

(原文转载自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