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至6月8日,由南京大学国际化工作处与外国语学院支持,应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常玲玲教授邀请,德国著名语言学家Ludwig M. Eichinger教授作为南京大学"国际访问学者计划"国际杰出学者,莅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访问与交流。
Ludwig M. Eichinger教授曾任德国语言研究院(IDS)院长和国际A&HCI刊物《德语》主编达20年之久,为美因茨文学和科学院院士和奥地利科学院院士,荣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Konrad-Duden-国家语言研究奖,在德语句法学、构词、语言史及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学术贡献卓著。Eichinger教授与南京大学的渊源可追溯至2013年,Eichinger教授代表IDS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签署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合作,开启了与外国语学院的学术合作关系:2020年,由IDS创办的A&HCI《德语》期刊发表了南京大学专刊“汉德语言构式比较研究”,扩大了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2022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IDS联合举办了“中德语言发展前瞻与文化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12年间,双方长期不间断的学术交流往来和努力形成了双向、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外语言学学术合作交流的一个典范。
本次访问期间,Eichinger教授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了多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5月28日,Eichinger教授与国内著名语言学家石毓智教授联袂主持“当今语言学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学术沙龙,聚焦汉、德、英语研究热点,与青年教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当今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当今语言学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学术沙龙)
此后,Eichinger教授带来了两场德语语言学专题讲座:5月29日,Eichinger教授带来“构词类型与词类”专题讲座,介绍了德语各个词类构词类型的典型特征。6月3日,在“连接词——论衔接的技术手段”专题讲座中,教授剖析了“衔接”在语言各个层面的表征,并展开介绍了德语连接词的种类、语法功能与语用价值,强调了其在书面语、日常交际及文学文本中的关键作用。访问期间,Eichinger教授还专门为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举办学术发表指导会,分享国际期刊投稿经验,并就论文选题、理论框架及学术规范给予细致建议。
(学术讲座一:构词类型与词类)
(学术讲座二:连接词——论衔接的技术手段)
6月5日,南京大学国际化工作处及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为Eichinger教授举行了“国际访问学者计划”国际杰出学者证书授予仪式,表彰其为推动南京大学与德国语言学界的合作关系及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国际化合作处副处长胡捷女士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俊翔教授出席并共同为Eichinger教授颁发了证书。
(南京大学国际访问学者计划国际杰出学者证书授予仪式)
Eichinger教授此次访问进一步巩固了南京大学与德国语言研究院的学术伙伴关系。双方高度肯定了彼此在过去十几年间的学术交流成果,计划在未来深化学术交流、继续推动高水平学术发表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打造语言研究的国际化平台。